人居环境改善:数字乡村为生活增

来源:  作者:   数字乡村管理系统      2023-08-12 15:47:31

 人居环境改善:数字乡村为生活增(图1)

洪恒飞,报记者,江 耘

从无人机视角俯瞰嘉兴嘉善魏塘街道虹桥村,数字乡村管理系统可以看到一条碧河道环绕着村庄,河道两岸绿树成荫,水生植物点缀其中,犹如一幅水墨画. 这条河道叫做北陶浜,多年前它还是一个典型黑臭水体,经过改造后,沉水植物覆盖面积达到了水域面积70%,水生生物种类也变得丰富多样,河道透明度甚至能达到1米. 虹桥村村民张雪林深有感触地表示:“希望它能长期保持清澈水质. ”数字技术在长效水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. 如今,嘉善已经建立起了“水管家”服务团队,利用无人船、无人机等技术手段结合“浙里碧水”数字应用平台,能够根据河道水质、环境、土壤等综合因素制定出科学“调养清单”,及时解决污染隐患,数字乡村管理系统覆盖全县上千条河道。

在浙江,数字化技术与化平台已经成为农村改善人居环境标配. 经过2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,浙江农村因工业和养殖等原因造成面源污染问题逐渐显现。曾经“晴天尘土飞扬、雨天污水横流、夏天蚊蝇乱飞”景象在浙江农村变得司空见惯. 2003年,浙江省启动了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,经过多年持续深化,采取了垃圾处理、污水处理、厕所改造等措施,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已经名列全国第一.

与此同时,浙江数字经济也在蓬勃发展,为浙江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独特优势和良好基. 回顾“千万工程”20年发展历程,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通林认为,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,坚持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“五大振兴”协同推进,“美丽乡村、人文乡村、善治乡村、共富乡村、数字乡村”统筹谋划,全面实施乡村规划、建设、管理、经营和服务。《浙江省数字乡村建设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提出,要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、水源污染治理、大气污染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厕所改造等方面应用,建立农业土地资源、环境卫生、河道管理、生态保护等库,构建农村生活污水、饮用水源、渔业水域、养殖污水、绿化等监测平台,推进人居环境数字化管理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.

比如,在丽水遂昌,数字乡村管理系统当地推进了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,确定了以“上门取件+智慧评价”为主、定时定点投放为辅分类收集模式。到2022年,全县将在20个乡镇(街道)73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源头.

作为浙江“未来乡村”建设三大导向之一,“数字化”正在快速渗透到农村各个角落,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,让农民朋友们生活变得更加美好. 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,也是浙江数字经济发展重要支撑,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地方效仿,让全国各地农村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
.

智轩互联提供数字乡村管理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免费试用
咨询在线QQ
服务热线
19958963957
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系统演示